【共舞长江经济带·看高质量发展】丽江玉湖村:用旅游产业留住美丽乡愁-凯时尊龙官网

来源: 作者:和琪 编辑:李丽明 阅读人数:

丽江玉湖村是少数民族居住村,坐落于玉龙雪山脚下,全村1500余人,其中纳西族居民占总人数的80%。

  “民风淳朴,村落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小河穿村而过,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俨然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这是一位来丽游客对丽江玉湖村最真实的感受。

  丽江玉湖村是少数民族居住村,坐落于玉龙雪山脚下,全村1500余人,其中纳西族居民占总人数的80%。

  这里是丽江的水源地、纳西民族的源头,这里有藏着的洛克故居。

  走进玉湖村,沿着碎石铺就的主路缓步前行,周遭是用石头为墙,木头为骨架,青瓦为顶兴建起来的房屋,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古村落特色。村落中还夹藏着墅家·玉庐、炊烟餐馆等口碑较好的网红民宿、网红餐厅,处处流露着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散发出的文明和谐气息。


墅家玉庐设计师度假酒店

  昔日的玉湖是丽江坝典型的后进村,民风粗陋,精神匮乏。村委会、学校、公共活动设施破烂不堪。由于受气候、土壤、水源的制约,种植业和养殖业收益低。2003年,玉湖村经济总收入仅为234万元,旅游收入仅为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937元,人均有粮300多公斤。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产靠救济,看山愁、看水愁,“有女不嫁玉湖村、穷山恶水出刁民”是当时玉湖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玉湖村以“党建 乡愁”为主题,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如今的古村落,既保存着古朴的乡村风貌,展现了那一抹乡愁,又焕发出新的活力,塑造了“美丽乡村”的形象。

  在玉湖村人的乡愁背后,最有力量的支撑当是旅游产业。近年来,玉湖村以党建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采取抓强班子,以提高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根本;抓活经济,以促农增收,壮大集体经济为核心,以旅游合作社为龙头,走“党支部 合作社”的路子,带动群众发展旅游业;抓好民族团结,以增强发展后劲,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为主线,建设民族特色村寨等措施,到2018年,玉湖村经济总收入已实现1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20元,所有农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安装了闭路电视、程控电话,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现在,玉湖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111名党员。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玉湖村村风优良,“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不断涌现。

  玉湖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新华:村里变化非常大,想象不到的变化。从“有女不嫁玉湖村、穷山恶水出刁民”变成玉龙县出名的生态村、文明村、和谐村,还获得中国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称号。如今,村民进家舒心了、出门放心了,日子也过得顺心了。

  今天的玉湖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已形成了以玉湖旅游合作社为主,以村民自发参与的旅游客栈、旅游餐饮、旅游购物为辅的旅游产业格局,全村参与旅游服务人员超过400人,牵马服务人员年人均收入近3万元,其他客栈、餐饮、旅游购物年接待人数5万人,收入达到80余万元。2018年全村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6360人,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

  旅游产业旺了,村民的口袋鼓了,三五成群,谈笑风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玉湖村能有今天,能有这么大的变化,主要靠了党支部的带领,也相信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玉湖会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玉湖村党总支书记和旺盛说。

  留住美丽乡愁,就是开创美好未来。如今的玉湖村早已名声在外。许许多多的金字招牌让玉湖村的党员群众信心倍增,他们在村党支部带领下,正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88-5596997 举报邮箱:3239896935@qq.com
举报电话:0888-5596997 客服电话:0888-5596997 客服qq:3239896935 电子邮件:3239896935@qq.com
主管单位:丽江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承办单位:丽江网运营中心 丽江新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该站点已支持ipv6访问

丽江网运营中心 凯时尊龙官网的版权所有:© liji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云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d-2015-06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