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见的故土 回不去的家乡 —— 梦中的故乡 定格心里的倩影-凯时尊龙官网

来源: 作者:熊宗林 编辑:和云凤 阅读人数:

我的故乡,是大山深处一个叫蚂蝗湾的小山村......

望得见的故土  回不去的家乡

——梦中的故乡  定格心里的倩影
 

《近乡情怯》中说:故乡,是我永远没法忘、不敢忘的——那粗糙难以下咽却曾度我活命的淀粉,那瘦得令人心悸却仍在艰难的冬去春来中挤出一粒粒粮食的山坡黄土,那被认作蒙昧、落后却教我做人、为我定下做人基调、送我远行的乡亲们。
 



(大山中的蚂蝗湾)


我的故乡,是大山深处一个叫蚂蝗湾的偏僻小山村,村子很小,站在村头便可看到村尾,而且,全村十五、六户人家都是彝族支系——湘潭人,因此,家家户户关系都很好,路上见到的每一个人,都可能叫出名字来。村民以务农为主,种植玉米、荞麦、豆类、洋芋等杂粮,还养殖猪、牛、马、羊等牲畜。那时候,所有的经济来源都是这些农作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家都很辛苦,也很勤劳,都没有什么存款,却都很开心。在我童年的记忆时,这里还处在交通靠双脚、运输靠马匹、通讯靠吼叫、照明靠火把、治安靠养狗的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落后境地。这真是我的故乡吗?我把童贞的记忆和情感盛放寄存的地方,我的精神故乡,是不是像山梁上的沙土,早被风刮走了。我把故乡配给我的一把钥匙早搞丢了,即使在,门又在哪儿?而今中国的每一个乡村,几乎都长得一模一样的城市眨着妩媚的眼神。
 


(不同季节的蚂蝗湾)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在外求学、生活、打拼已是四十余年了。蚂蝗湾,我的祖祖辈辈在这里休养生息,她记载着岁月的沧桑,每一户老宅、一件件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等都可能埋藏着一个个古老而鲜活动人的故事。依稀尚存的祖先痕迹,夹裹在其中的是父老乡亲辛勤汗水的结晶,世代坚守传承的祖训家风,美德传统,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 今年6月4日,生活在故乡的妹妹病重,带着对亲人的牵挂、对故乡的依恋,又一次踏上了魂牵梦系的故乡土地。何许熟悉的故土已换面貌,或许以前的所小学校不再开办,或许以前挑水的扁担不再使用,或许以前的羊肠小道不复存在,或许以前用于长途运输的骡马不再饲养,或许这次回乡不用再备足纸钞,或许还有很多很多新的变化。科技的进步、政策的红利、消费观念的改变,这一切都在重塑着家乡新的故事。
 

 

(大山中不同季节的蚂蝗湾)
 

我离开的那一年,山梁上的一块石头,还雄赳赳地屹立着,像大象,而今,瘦瘦的一小坨,黑夜看去,像猫。那肯定是风干的,风把石头也吹瘦了。风把我的故乡也吹走了吗?肯定的。所以,我回故乡,其实我是乘着风去的,故乡其实是一种气场。故乡也像天坑,像地缝,常常把我吞噬到荒凉里的时光里去了。
 

(蚂蝗湾搬迁后的老宅遗址)
 

年少时,怀揣走出大山的梦想,站在家乡的高山之顶,眺望远方的大山,憧憬外面的世界。花甲之年,站在远方的大山顶上,遥望家乡的大山,变成了望得见的故土,回不去的家乡。蚂蝗湾,是湘潭人曾经的家园,无论后人走多远,在外生活多富足,蕴藏在身体的民族基因,总是让后人高登回眸,月夜苦思,梦中轻叹,泪湿枕巾。望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抹不去的是蚂蝗湾家乡老宅的乡愁。
 



 

(老家隔五郞河对岸的大山)
 

人生之路,谁愿意背井离乡?离开家乡之后四十余年,我渐渐意识到大多数人只能拥有眼前的苟且,那个叫家乡的地方才是我们心中的“远方”。
 



故乡变他乡,自然,他乡便成了新的故乡。我的祖先,从久远的明朝洪武年间开始,或许为了生计,或许为了躲避战乱、匪患,或许为了躲避瘟疫,或许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或许……,四处流浪。据家谱记载,从湖南的湘潭到云南永胜的抵挡,抵挡到五郞河畔五郞坪,到永乐大村,再到生我养我的蚂蝗湾。因工作、生活等原因部分分散定居到了丽江古城、永胜永北、三川等,更多的是在21世纪初,开始整个族人响应政府易地扶贫搬迁的号召,陆续从蚂蝗湾搬迁到金沙江畔的涛源镇嘉和甘庄两个村委会定居生活,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之路上阔步向前。
 

(新的家乡:涛源嘉禾香坪村)
 

故土难离啊!歌曲《画你》中唱道:“把你的倩影画在家乡的山顶,甜蜜的笑容,停格在我心里,深情的歌声,描绘你的美丽,只为让你永驻我心里。我用爱画一个温柔可爱的你,让我梦中无数次见到你,梦里的夜晚,我不愿醒来,只为把你画在我心里。”四年前已经去世的三叔,我的启蒙老师——熊兆顺老先生,从故乡蚂蝗湾搬迁到涛源后,活灵活现地把故乡以山水画的形式画在了自家的院墙之上。画在墙上的故乡,可以多少慰藉老人与游子的心,但很多东西失去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画在院墙上的故乡)
 

有人说,在珠穆朗玛峰上才望得见故乡。有人说,回不去的地方,才能叫故乡。诗人说,回到故乡就是胜利。诗人于坚说,每个人,都像灰尘一样被驱赶到了大地上。所以,我们活在一个灰尘滚滚的世界里。

 



(院墙上的故乡与对面的大山)
 

忘不了的乡愁,回不去的故乡,用老一辈的话讲,不管将来你在哪里,这里,才是你的根,你的魂。好了,都市里最好别跟我说故乡。故乡,从来都是在异乡人的梦里显影。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88-5596997 举报邮箱:3239896935@qq.com
举报电话:0888-5596997 客服电话:0888-5596997 客服qq:3239896935 电子邮件:3239896935@qq.com
主管单位:丽江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承办单位:丽江网运营中心 丽江新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目前该站点已支持ipv6访问

丽江网运营中心 凯时尊龙官网的版权所有:© liji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云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d-2015-067     
网站地图